7月27日上午,衡水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就“2021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召開新聞發布會,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崔保東介紹了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主持發布會。全程實錄如下:
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好!歡迎參加本場新聞發布會。
本場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2021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崔保東,他將就2021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進行解讀。
參加本場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衡水日報、衡水晚報、衡水新聞網、衡水電臺、衡水電視臺、衡水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等市直媒體;衡水發布、衡水微訊等市政新媒體;河北日報、河北廣播電視臺、長城新媒體,及河北工人報、河北法制報、燕趙農村報、河北新聞網、河工新聞網、河北共產黨員網、冀農融媒體中心·河北農網;中國新聞社、中國經濟網、網易衡水等駐衡在衡媒體。
現在,先請發布人進行發布。
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崔保東: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向各位通報2021年度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俗稱行政審判白皮書)的有關情況。
一、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出臺背景
2021年,全市法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在上級法院的指導下,在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充分發揮行政審判職能作用,持續推進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努力為建設法治政府、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為更好履行人民法院行政審判職責,充分發揮行政審判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依法行政、化解行政爭議的職能作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全國法院開展行政審判“白皮書”活動的通知》要求,市中院通過對2021年全市行政審判工作全面總結和認真梳理以后,立足審判視角對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形成了2021年度行政審判白皮書。
二、全市行政訴訟總體情況及特點
一是案件數量持續增長。2021年度全市法院新收各類行政案件1462件,舊存27件,共計1489件,收案數量較2020年增長54.72%。行政案件數量的持續增長,既反映了修改后的行政訴訟法和立案登記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也從側面反映了人民群眾法治意識提升,更多選擇通過行政訴訟等法治方式理性維權。
二是案件類型漸趨多樣,司法監督和保護范圍不斷擴大。2021年所涉管理領域廣泛且新類型案件明顯增加。行政處罰、政府信息公開、限期/強制拆除房屋及清除地上物、工傷/養老待遇認定、行政登記和行政許可等常規類型案件中,行政處罰、政府信息公開和限期/強制拆除房屋及清除地上物三類案件受案占比達40.6%,履行法定職責類案件27件,呈上升趨勢。
三是府院聯動取得新進展。2020年5月18日,衡水市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在衡水中院揭牌成立,市政府與市中院聯合出臺《衡水市依法推進徹底化解行政爭議工作實施辦法(試行)》。2021年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衡水市人民檢察院、衡水市司法局制定《關于共同推進化解行政爭議的意見》。2021年,全市兩級法院加強府院良性互動,促進依法行政向縱深推進,積極與公安局、人社局等行政機關召開聯席會議,就各機關所涉及的行政案件進行交流,研究解決對策,有力地促進了行政爭議的解決。兩級法院借力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平臺,共計化解行政案件160余件。
四是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穩步上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兩級法院將此項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制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通知書》督促相關負責人到庭參加訴訟。2021年行政負責人出庭案件185件,出庭應訴率為39.28%,較2020年的24.71%上升了14.57%,但與2020年全省67.22%的平均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
五是行政案件在線庭審和辦理得到推進。近兩年來,兩級法院推進行政案件在線庭審常態化,通過運用網絡信息化技術,著力解決疫情期間開庭難問題。2021年市中院通過在線方式開庭審理和在線談話的行政案件114件,是2020年的6.5倍。兩級法院全面應用“冀時調”平臺,建立起行政爭議訴前調解、跟蹤等全流程覆蓋、數據共享、一站式運行模式。
三、進一步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議
針對加快推進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充分展現法治政府、誠信政府良好形象,市法院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強化法治政府理念,堅定樹立法治思維。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在行政執法中始終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重要依據,關注社會風險防范,注重行政權力規范高效行使,在法治框架下謀劃工作和解決問題。在行政訴訟中嚴格落實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規定,進一步提升行政負責人應訴能力,高度重視司法建議的辦理和反饋。
二是切實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對于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履行職責,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行政機關要切實避免執法公示不規范、重大執法決定未進行法制審核等問題。加大對重點法律法規的學習力度,及時糾正不恰當的理解和適用,履職盡責、主動糾錯、依法賠償,盡量使問題在行政程序中得到解決。
三是進一步應對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當前,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建議以保障復議體制改革順利進行、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為出發點,加強市級條線部門與各縣(市、區)政府在執法標準上的溝通銜接,確保全市范圍內對同一類案件的辦理標準相對一致。增強市縣兩級政府的行政復議審查力量,穩步推進復議體制改革,確保復議案件審查的規范性。
四是理順行政權責結構,夯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執行主體,提升執行主體的執行能力,理順權責結構,健全崗位職責體系,規范細化考核評議標準,建立健全第三方評估制度,加強對執法組織和執法人員的監督和約束,切實解決執法倦怠和權力濫用問題,提升行政執法的社會效果,實現行政執法正義。
五是進一步及時關注行政訴訟制度的發展。2020年以來,最高法院相繼出臺了《關于正確確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政訴訟被告資格若干問題的規定》《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司法解釋和政策。希望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及時關注上述司法解釋和政策對行政訴訟制度帶來的變化,理解和執行相關規定精神,及時調整應訴工作要求,建立完善與法律和司法解釋相適應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推動依法應訴工作更好發展。
今后,衡水中院將不斷強化府院良性互動,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合力把行政爭議化解在源頭、化解在基層,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發揮行政審判職能作用,助推法治政府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發布完畢,謝謝大家。
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現在進入記者提問環節,大家如有提問,請舉手示意,提問之前,請先通報一下自己所在媒體的名稱。
一、衡水晚報:請問我市行政機關在依法行政與行政應訴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答:2021年各級行政機關深入貫徹執行《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 年)》,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社會治理、深化法治政府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通過行政訴訟仍然暴露出一些問題,2021年全市行政機關敗訴案件共42件,敗訴率為6.39%,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仍有不少改進空間。
一是主動作為意識有待進一步強化。2021年,全市法院受理原告要求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政案件仍占有一定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個別行政機關主動作為意識不夠強,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尚需提升。例如個別案件中,行政機關收到投訴后未對投訴內容進行全面審查即予以撤案,或案件處理完畢后未將處理結論告知當事人。
二是規范執法理念有待進一步提升。從行政機關敗訴案件中反映出執法人員規范執法意識仍然不強,“重實體、輕程序”的問題仍然存在。如在行政處罰類案件中,個別行政機關對違法的事實調查不清,導致作出處罰的依據不足,或者處罰的幅度失當。在實施整治行為前未履行催告,未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在辦理案件過程中未攜帶或者出示相關證件;送達的行政決定存在套用文書模板,有明顯的錯誤。
三是基層行政機關執法質量有待進一步改善。部分基層行政執法部門對法治建設的重視程度仍不夠高,工作力度相對薄弱,個別基層執法人員法治意識不夠強?;鶎臃ㄖ谓ㄔO督查以及考核的時效性、針對性有待加強。
四是部分行政機關守信踐諾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行政機關涉行政協議案件敗訴率偏高,反映出部分行政機關契約精神和誠信意識不夠強。
五是協調化解行政爭議的主動性有待進一步增強。目前訴源治理多側重于法院個案協調、事后化解,前端治理、源頭預防機制尚未成型,從源頭上促進規范行政執法效果有限。個別行政機關化解意愿不強,寧愿承擔敗訴結果,也不愿意主動化解。
二、衡水廣播電視臺:請問應如何進一步加強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的良性互動?
答:加強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良性互動,能夠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強行政審判能力,有效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維護社會穩定,切實保障和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全市兩級法院不斷提高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一直高度重視與行政機關的良性互動,積極推進與行政機關的溝通機制的建設。行政機關對涉及法律問題、重大敏感案件、涉及人數眾多等重大案件進行決策時,可以邀請法院進行法律論證,預判決策的社會風險,從而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和可執行性。行政機關在對涉土地征拆等重大敏感案件作出行政決策后,可及時與法院通報該類案件的社會穩定風險。人民法院在對該類案件立案前與行政機關做好溝通,爭取在訴前化解社會矛盾。
法院和行政機關要根據行政爭議化解中心的要求確定專門聯絡人,方便互通信息。人民法院根據行政審判中發現的行政機關普遍存在的問題和行政機關提出的業務培訓需求,可有針對性地做好業務培訓和專題業務講座。
對典型行政案件,可適時組織相關行政執法人員旁聽行政訴訟案件庭審,讓行政執法人員了解法院審理過程,解讀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程序和審查要點,了解當前行政相對人與行政機關履職過程中的矛盾焦點,掌握行政應訴要點和技巧,增強履職的證據意識、程序意識、時效意識、責任意識。
三、長城新媒體:請介紹一下我市行政爭議化解中心的運行情況?
答:衡水市行政爭議化解中心是2020年5月由衡水市人民政府、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同設立的,市行政爭議化解中心融合法院、司法行政、行政執法部門以及律師、人民調解員等多方力量,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與行政機關之間的涉訴行政爭議進行協調化解。為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人搭建起平等溝通的平臺,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經濟的行政爭議解決方式,對于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化解工作的持續開展,衡水市行政爭議化解中心自成立以來,指導全市法院化解各類行政爭議案件324件,實現了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效果、案結事了和諧穩定的社會效果和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中共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好的,如有媒體需要深入采訪,會后可與市中級人民法院聯系。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